新闻资讯
技术动态首页 > 技术动态

PRP富血小板血浆与创伤愈合

日期:2013-08-29

PRP富血小板血浆与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是一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多年来对急、慢性创面的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一方面因为各种因素(如糖尿病、相关组织疾病、血管化不良等系统性原因,以及感染、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的局部性原因)致使创面难以愈合,甚至发展成为恶性;另一方面,即使伤口愈合,在上皮化的过程中,却产生了瘢痕性挛缩、增生性的瘢痕或瘢痕疙瘩等病理性的愈合方式。无论哪一种情况,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的问题都是严重的,加速创面愈合,获得理想修复结局是人类的追求。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生长因子在创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后,它使创伤愈合和组织修复这一传统的研究课题上了一个新台阶,由整体、器官、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特别是外源性生长因子的应用,着眼于提高机体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创伤修复的治疗在观念上已有所更新。

 
1 创面愈合的机制
 
      创面愈合的过程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生长因子的参与和调控。
 
      伤口愈合的第一阶段是止血。组织血管破裂后,血管收缩,血小板立即在受损部位聚集。凝血系统被激活,产生凝血酶,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形成一种基质,有效地吸引和结合血小板。聚合的血小板分泌糖蛋白等多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介质,使更多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产生止血作用。纤维蛋白支架还可释放和粘附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和趋化因子。
 
      第二阶段是炎症。这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及血管渗透反应,此外还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和细胞质分裂。炎症期中,由血小板释放出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作为炎症细胞的趋化剂而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在伤口处合成并分泌TGFβ、TGF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巨噬细胞衍化生长因子(macrophagederived growth factor,MDGF)和亲肝素性上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BEGF),这些因子可刺激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向伤口移动。它们的缺乏会严重影响伤口愈合。
 
      第三阶段是增殖和纤维组织形成。这一过程包括基质产物、血管内皮和上皮生成。增生期中,成纤维细胞分泌IGF1、bFGF、TGFβ、PDGF和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内皮细胞合成bFGF和PDGF;角化细胞合成TGFβ、TGFα和角化细胞来源的自分泌因子(keratinocytederived autocrine factor,KAF)。在FGF、PDGF和TGFβ的作用下,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移动和增殖使伤口愈合基质形成,同时这些细胞还继续调整来对抗微生物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上皮细胞开始生长,角蛋白从上皮周围移动穿过伤口表面。基膜缓慢延续,直至表皮层完全闭合,主要生长因子包括KGF、KGFβ、FGF、EGF和PDGF。
 
      第四阶段是重新塑形期。该过程起始于伤口的成纤维细胞在基质中的成熟程度和集中数量的增加。胶原由成纤维细胞在TGFβ、PDGF的刺激下形成,并使伤口具有组织强度。伤口塑形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调节过程,随细胞外基质和胶原的翻转、胶原的增加而继续进行,最后达到平衡,形成一个有力稳定的瘢痕,这个过程可持续达2年。
 
2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pich plasma,PRP)与创伤愈合
 
2.1 PRP及制作
 
PRP是通过离心自体全血而得到的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PRP中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如PDGF,TGFβ1,TGFβ2,IGF、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这些生长因子已经被证实可促进软组织及皮肤愈合,并且生长因子之间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根据不同的制作方法,这些生长因子在PRP中的浓度很高,约为体内正常浓度的几倍甚至几百倍。
 
      制作PRP的过程就是从全血中提取血小板的过程。目前制作PRP的方法很多,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血液中各组分的沉降系数不同,在第一次离心后将血液分成三层,最底层是沉降系数最大的红细胞,最上层是上清,交界处有一薄层,肉眼不易看出,即富血小板层。二次离心的原理在于,第一次离心后,弃去上清或者弃去红细胞层,然后改变离心力再次离心,可使更多的血小板分离出来。
 
                                                                                         本文来源于:生物问问博客


© 威高集团 2020 鲁ICP备2021047637号-1 (鲁)-非经营性-2021-0659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