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园地
学术文章首页 > 学术文章

封闭负压引流(VSD)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

日期:2013-08-29

封闭负压引流(VSD)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

赵旭君,郑晓燕,李海岩,林佳娜,何晓珊

广东省边防武警总队医院一外科 广东省深圳市 518029

 

摘要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7年1月-2010年05月在我科住院32例难愈性创面先行清创及VSD治疗, 在肉芽组织覆盖创面后行游离植皮片、皮瓣移植。结果:32例全部难愈性创面成功修复创面,减轻了患者住院期间痛苦,缩短病人治疗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下降。 结论: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能有效减少创面感染发生率,为创面尽早修复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 难愈性创面;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感染

 

    创伤或慢性损伤造成的创面常污染严重并伴有感染,其病因有外伤、褥疮、糖尿病、皮肤感染、烧(烫)伤、大隐静脉曲张等,常伴有创面局部血运较差、长期营养不良、创面治疗不及时及其它因素相关。我科自2007 年1月至2010 年01月采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难愈性创面32例, 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其结果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 年1月至2010 年05月在我科住院难愈性创面患者32例,病史2月至3年不等,其中男22 例,女10例,年龄21~68岁。其中外伤后残余创面12例 ,褥疮7例,糖尿病足6例,热压伤3例,术后及放疗患者创面4例,创面缺损面积最小7cm ×8cm,最大30cm×45cm,部分创面伴有不同程度感染。

2 材料与方法

    VSD材料(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套装)由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提供。患者入院后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和脓液,创面相对洁净后采用VSD材料覆盖创面,半透性薄膜封闭,三通管连通引流管及吸引管,接中心负压吸引持续负压吸引(负压125-450 mmHg);创面较大时,可采用多个VSD材料“串联法”。

2.1 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2.1.1  VSD材料及创面的灌洗  这在封闭负压引流中尤为重要。VSD材料由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制成,长时间持续负压吸引易导致VSD材料干燥、硬化、压缩,造成局部引流效果下降及患者不适感,因此治疗期间可每日生理盐水一至两次局部灌洗(方法为引流管一端连接生理盐水,一端给予负压吸引),一方面可以防止VSD材料干燥、硬化,另一方面可起到创面冲洗作用,可同时加用庆大霉素、贝复济等药物灌洗,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2.1.2 注意局部密切观察  治疗期间由于患者运动或其它原因易导致封闭半透性薄膜破损漏气,影响局部负压吸引效果,如有发生,及时更换半透性薄膜;注意保持引流管的负压维持在平衡、恒定的范围内,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避免扭曲、堵塞。

2.1.3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引流能够及时引流伤口内的积血、渗液,但如创面有血管破损时持续负压易导致局部持续性出血,因此发现局部引流血性液较多时应停止吸引查找病因;当引流脓液较多时注意寻找病因及时送细菌培养及药敏,同时治疗局部或全身性感染。

2.1.4 重视同患者的沟通及指导  大部分难愈性创面患者病程长,承受过多次换药及其它疾病的痛苦,部分患者创面位于四肢等部位,持续封闭负压引流限制了患者活动,因此治疗期间应同患者积极沟通,争取患者的配合,同时注意及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为创面尽快修复提供条件。

3.结果

    经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患者30例一次拆除VSD敷料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细腻,表面洁净,颜色红润,毛细血管丰富, 触之易出血,无水肿、渗出,其中24例行清创植皮后创面修复,6例行皮瓣转移均成活。2例患者再次扩创后行第二次VSD治疗后植皮亦修复创面。治疗过程中无1例感染,疗效满意,患者使用VSD敷料过程中无毒性及过敏反应。患者治疗时间最短者14d,最长者29d,平均住院时间为21d。术后随访局部功能恢复尚好。

4 讨论

    难愈性创面难于修复的原因主要是感染、局部血运差、长期营养不良及相关慢性疾病的影响,传统治疗方法是多次清创、持续换药,待创面条件许可后行手术治疗封闭创面。此治疗模式时间长、患者痛苦、花费大,效果也不理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由德国学者Fleischmann1993年报道[1],经多年研究改良证实该技术可充分引流创面局部、减少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其基本原理为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填充创面及腔隙,加之半透薄膜封闭,使开放性创面变为闭合性创面,将传统的点状引流变为全方位的持续引流,及时吸引创面渗出物而保持创面相对清洁, 使引流区内达到“零积聚”,减少局部感染机会和机体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同时保持创面相对封闭,降低了污染和感染的发生率;更重要的时持续负压吸引改善了创面微循环,促进了肉芽组织生长。国内许多学者也报道了持续负压吸引在治疗难愈性创面方面的优势[2-4]。曹大勇等[5]认为VSD能明显增强在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微血管密度。李靖等[6]在研究中也发现使用VSD后创面血流量较负压前有显著增大。在我们临床使用VSD过程中也发现创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健康,为手术封闭创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使用过程中VSD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创面处于负压状态、如出现漏气、堵管等情况,应及时半透薄膜或冲管,使创面始终处于负压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难愈性创面患者应用VSD技术治疗不仅降低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减轻了患者住院期间痛苦,缩短病人治疗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下降。为临床治疗难愈性创面开辟了新途径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Fleischmann W , Strecker W , Bombelli M , et al. 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 [ J ]. Unfallchirurg,1993;96 (3) : 488-492。

2. 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82。

3. 喻爱喜,余国荣,邓凯,等。 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3):219-220。   

4. 林阳,陈安民,李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07;4(4):12 – 14。

5. 曹大勇, 陈绍宗, 汤苏阳, 等。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64~265。

6. 李靖, 陈绍宗, 许龙顺。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兔耳创面毛细血管及创面愈合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5):904-905。


© 威高集团 2020 鲁ICP备2021047637号-1 (鲁)-非经营性-2021-0659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55号